(相关资料图)
4月初,大三学生小宇在北京某部队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北京市第56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捐献前一天,小宇正忙于线上面试支教志愿者。“我一直在一家四川的民间公益组织中服务,之前是做支教老师,去年3月起加入线上工作组,最近正忙着面试今年参与支教的志愿者选拔工作,这已经是第16期支教服务活动了。”小宇说。
2021年,刚刚上大学的小宇参加了一次学校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由于之前就看到过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生命的相关新闻,听到工作人员提到多留存8ml血液样本可以同时加入中华骨髓库,小宇就坚定地在入库同意书上签下自己名字。“当时决定入库的那一刻,就已经做好了捐献的准备,无论这天何到来。”
2月的一天,正在写作业的小宇意外地接到北京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他与一名血液病患儿初配型成功,患者想寻求他的帮助。听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捐献流程后,挂掉电话的小宇既紧张又激动,他立即将这个消息分享给家人和身边的朋友。之前对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了解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后,表现出极大的担忧。但小宇将工作人员介绍的,捐献过程只是通过外周血分离出造血干细胞等科普内容讲给她后,母亲打消了顾虑,也全力支持儿子想要救人的想法。
一直以来,小宇都是一个热衷于投身公益的孩子。2019年做世博园志愿者,节假日做中国科技馆志愿者,2021年,小宇还带队前往四川攀枝花米易县做支教老师。
小宇说,因为支教的原因,他与孩子们有很多接触。在每一天的教学和陪伴中,孩子们一张张阳光的笑脸,回答问题时积极的小手,充满对知识渴望的眼睛,都会让他所有的疲惫散去。“志愿从来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双向的奉献。捐献造血干细胞也是这样,作为这个小妹妹的捐献者,我倍感荣幸,这会给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带来很大的动力。”
小宇正是新时代大学生的成功典型,他们有着纯洁的心灵和火热的真情,不论是投身支教还是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生命,他们都是在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如此,才是不负青春。(北京市管理中心·陈默)
来源:光明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