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赵代君
(资料图片)
最近,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朱占武的毕业论文致谢受到广泛转载。往前回溯,近年来,不时有博士论文后记引发“刷屏”,读者在慨叹之余,不免产生“审美疲劳”之感。我个人认为:毕业论文后记成为一种新闻现象不是正常现象。
朱占武在论文致谢中写道:“这二十八年,我背负着自己的梦想和母亲的期望,从蹚着泥泞,小心翼翼但无忧无虑地奔跑在上学路上,到现在满怀对未来的希望,漫步于象牙塔内,一切似乎都顺理成章却又如大梦一场。”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学博士黄国平在博士论文致谢中说:“从家出发坐大巴需要两个半小时才能到县城,一直盼着走出大山。从炬光乡小学、大寅镇中学、仪陇县中学、绵阳市南山中学,到重庆的西南大学,再到中科院自动化所,我也记不清有多少次因为现实的压力而觉得快扛不下去了。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系博士赵安在博士学位论文致谢中一诉衷肠:“从2005年18岁离开故乡,负笈远游,至今35岁博士毕业,整整17年时间过去。期间参加过7次研究生考试、3次博士论文答辩……也曾因学业一度中断,在基层担任第一书记、在多家农业企业打工,曲折废弛难以尽述……”在考研落榜后,他曾到广州打工,“因长期居住黑暗的握手楼和胶囊屋,后来造成了不小的心理疾患……”
穿越颠沛流离带来的人生体悟,很难用“励志”“逆袭”来简单概括。有文章称,这绝不是完成论文之后的画蛇添足,反倒是毕业论文之外所附加的“人生论文”——他们最终和自己的苦楚岁月、和这个价值观多元的世界和解,这是多么可贵的改变。
说句实在话,这类东西看多了,我实在看不出多少感动了。去年6月16日,中南财经玫政法大学举行2022届毕业典礼,来自四川凉山的彝族小伙苏正民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苏正民的毕业论文2.5万余字,致谢部分用了6000多字回顾了自己虽“坎坷崎岖”但“充满了光亮和希望”的求学之路,并对65位帮助过他的好心人一一感谢。当时,这确实感动了我。苏正民的可贵之处在于带着知识回到大山,帮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而前面提到的几篇博士论文后面的致谢信看不到这些东西。我个人认为,毕业论文后记,不应该“贩卖”贫穷、苦难与焦虑。我们60年代出生的人求学之路都是这么过来的,我们视作社会现实和人生的必然,并没有觉得有多苦,相反,奋斗的过程充满希望、喜悦与甜蜜。我们应该宣传的是,让每个农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我们更应该宣扬的是,靠勤奋改变命运。能上大学、能读硕士和博士,是对我们勤奋学习的嘉奖。勤奋也不只是读书一条路,勤奋打工、勤奋创业、劳作,都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与幸福,并不是一定要考上大学、硕士和博士,才算上岸和成功。
新时代是波澜壮阔的时代,新征程是奋斗逐梦的征程,每个人只要勤奋努力,都可通过各种路径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勤奋能修炼人的品质,更能培养人的能力,人活在世上,一天也不要停止奋斗,这才是生命的真谛。
九派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jp.jiupainews.com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