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郭依赫 枣庄报道
4月18日,围绕“提升市场监管效能,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主题新闻发布会在薛城区召开。薛城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孔令华,区市场监管综合事务中心主任张珍,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四级主办褚芮,介绍了薛城区市场监管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记者关注问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孔令华介绍说,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近年来,薛城区市场监管局按照市区两级的部署要求,始终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提升服务能力的总抓手,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去年薛城区市场监管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大市场、大监管、大服务”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主动担当作为,为薛城区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市场监管力量。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薛城区市场监管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突出“效能”导向,靶向监管提质增效。抓住信用监管精准化、效能化建设,聚焦“助企塑信”,全面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开展信用修复指导,优化信用服务方式,去年,聚焦“双随机、一公开”,统筹推进省市区三级双随机监管、重点监管、专项监管等897项检查任务,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217家,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聚焦“提质增效”,提升信息归集和共享水平,完善风险发现和预警机制,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协同监管平台”,将市场主体登记、行政许可、监管执法等信息归集到市场主体名下,通过整合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信息、联合惩戒信息、双告知信息、抽查检查信息,形成监管数据库,统一对外公示。
二是突出“服务”导向,提升创新聚合效应。从质量品牌、认证认可、标准化、知识产权等工作入手,帮助市场主体建立质量管理、计量检定、标准化管理、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等体系。通过上门走访全面摸排企业实际,挖掘企业技术优势,针对不同企业,提供个性化帮扶服务。立足薛城产业布局特色,以知识产权为抓手,坚持扶优培强,帮扶11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推动申报建设市级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试点项目、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各1处、市级商标品牌指导站5处,精选培植15家企业作为市、区两级高价值专利企业培育名库,积极帮助6家企事业单位申报马德里商标、地理商标及PCT专利,并申请上级奖补资金累计25万余元;围绕关键节点、重点领域,多次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执法维权专项行动,严厉查处商标、专利、地理标志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突破性完成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3件,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案件1件,有效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提高企业创新创造的积极性,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突出“目标”导向,助力企业健康发展。聚焦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热点,及时分析研究,找准问题实质,适时组织便民服务及专项治理活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专门为外卖配送等新兴就业群体打造了15家“红蜂驿站”,配备空调、饮水机、雨衣雨伞、应急药品、充电设备等物品,充分响应创新发展需要和社会公众需求;开展农贸市场专项整顿,进一步规范我区21处农贸市场、农村大集的日常管理、交易秩序、食品安全、知识产权等行为,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持续推动液化气专项整治,更好地满足企业和群众用气需求,降低安全风险,保障各类用户的用气安全;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养老机构食堂的监管,实现“明厨亮灶”100%全覆盖,全面提升食堂的食品安全水平和管理服务水平;发挥药店“哨点”作用,对全区256家药店进行多轮督导检查,有效保障群众购药安全和市场稳定有序。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的收官之年,也是“薛城首善提升年”,我局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出实招、求实效、重实绩,助力区域营商环境优化,为“打造首善之区,建设品质薛城”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新闻伴读
发布会现场记者问答实录
记者:市场监管部门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部门,区市场监管局在服务市场主体方面有哪些亮点工作?
张珍:一直以来,薛城区市场监管局立足自身监管职能,紧贴全区发展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市场监管工作。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坚持寻求问题最优解,主动施为,靠前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市场主体做大做强,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一、盘活无形资产,疏通企业堵点难点。围绕“提高转移转化效能”,先后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洋产业技术等领域1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完成快速预审服务申请主体备案,畅通企业专利审查“绿色通道”。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政策培训,组织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省、市线上线下知识产权讲座10余次,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与保护的动力,不断挖掘自身价值,提振企业发展信心。聚焦中小微企业资金短缺问题,搭建“政、银、企”平台。去年,我局组织开展“入园惠企”活动6次,充分挖掘知识产权附加值,持续做好意向企业跟踪服务,帮助海帝新能源等中小微企业实现专利质押融资贷款2958万元,有效解决了中小微创新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注入了资金“活水”。
二、争创品牌标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立足区域首位产业、重点产品和重大项目,加大先进标准体系建设力度,帮助企业成为产业规则的“制定者”,掌握市场“话语权”。我局先后牵头帮助山东智赢门窗、山东多乐新能源科技等公司制修订国家标准3项、地方标准1项、行业标准4项、团体标准14项。积极推动企业申报标准化试点,通过试点项目的开展,带动品牌提升。目前,全区共有168家企业、227项标准进行了自我声明公开,开展国家级标准化试点1个、省级试点示范项目4个,承担山东省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秘书处1个。引导和鼓励企业争创高端品牌、优质名牌,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在我局帮促下,山东中力高压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产品先后荣获“山东名牌”、枣庄市“市长质量奖”、山东优质品牌等称号;山东多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获得2022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标准化)奖励资金38万元,极大调动了企业标准化、品牌化的积极性,有效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
三、创新监管方式,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开展信用修复和“僵尸”企业清理工作,对列入异常名录企业,激活唤醒一批、报告请示一批、清理退出一批、限期吊销一批、简化移出一批、信用修复一批,办理时限也由原来5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去年我局共为市场主体解除信用限制2837条次,办理注销市场主体4537家,吊销市场主体585家。加强区级部门协同合作,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检查,全面体检”,共开展系统内“双随机”抽查市场主体897家,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217家;以非正常专利申请整治、“蓝天”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了专利申请行为、商标代理行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商标使用行为的信用监管,通过电话、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对532件非正常专利进行排查、撤回,有效促进了相关企业健康发展。
四、执法“刚柔并济”,减轻企业运行负担。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对监管执法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优先运用提醒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非强制性执法方式,引导市场主体依法、规范经营,防止“重事后查处、轻事前预防”,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同时,对于发生的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损害消费者权益等违法行为,依法从严查处。实行“减免责清单”制度。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按照上级规定完善了不予行政处罚、减轻行政处罚清单。对违法行为的处置,综合分析违法原因及现实因素,准确适用行政处罚法关于从轻、减轻、不予行政处罚的规定,确保采取的行政措施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去年以来,我局对辖区经营主体实施指导约谈23次、提醒告诫56次;所办案件中减轻处罚46起、从轻处罚76起、免于行政处罚10起,切实减轻了市场主体负担,也为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记者:请问2023年区市场监管局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服务高质量发展上有哪些举措?
褚芮:2023年,薛城区市场监管局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状态,迅速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走深走实,为“打造首善之区、建设品质薛城”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一、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服务观念。组织干部职工对优化营商环境等相关讲话、指示批示和各级政策文件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地学习,进一步提高对政策的领悟力、研判力、执行力。深入践行“四敢”要求,提升工作质效,不断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始终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自律,以作风建设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各项工作提升。
二、加强服务管理,提升服务效能。全面加强对开办企业、市场监管、知识产权和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宣传好政策法规,提升企业对政策的知晓度和市场监管人员的服务能力。加大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力度,进一步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发挥标准引领功能,强化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专业技术服务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助推企业、产业和区域提质增效升级。
三、加强保护工作,激发创新活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支持,利用现有知识产权保护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健全服务与监管机制,加强快速协同保护,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发挥枣庄市知识产权保护专家库作用,完善知识产权纠纷仲裁调解对接机制。建立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提高执法效率与办案水平,严厉打击商标侵权、假冒专利、侵犯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领域侵权违法行为。通过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全民知识产权意识,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全面激发企业创造创新活力。
四、明确执法重点,维护公平公正。加强食品药品、违法广告、反不正当竞争等重点领域执法,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净化市场环境,切实保护企业和群众的合法权益。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归集的大数据信息,及时清理“僵尸户”,根据市场主体特点实施分类监管,控制抽查领域和抽查内容,避免与日常检查工作重复,提高检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进一步完善联合抽查机制,科学开展跨部门、跨行业的联合抽查,形成监管合力,切实提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公信力,全力维护市场秩序公平、公正。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