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3月30日讯(记者 郭伟莹) 近日,中国太平发布2022年业绩报告。作为中国太平旗下主要子公司,太平人寿原保费收入(人民币口径下)同比增长3.6%,新单保费同比增长20%,其中个险新单保费同比增长28.6%。
太平人寿总经理程永红表示,2022年,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太平人寿基于集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全力以赴冲刺到最后一刻,将困难转化为成长的动力,交出了一份及格的答卷,但同时仍然存在进一步成长的空间。
程永红表示,2023年,尽管公司处于相对较高的起点,但我们仍然坚持争先进位、跑赢大市。截至目前,公司2023年保费同比正增长,新业务价值也实现了小两位数增长。期望全年能够给市场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代理人渠道坚守战略定力
年报显示,2022年太平人寿个银13个月、25个月继续率保持在90%以上,连续十年保持市场领先;寿险代理人规模在主要同业中唯一保持正增长,月人均产能及月人均寿险FYC均稳步增长,人力质量和结构向好;个险年度百万收入人力同比增长54.0%,个险主管以上层级月均人均产能同比提升20.4%,月均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2.2%。
程永红表示,太平人寿始终坚持营销的基本逻辑:有“人”才有保费,此处的“人”指有产能的人力。复业以来,公司坚持打造 “高素质、高品质、高绩效”队伍。
她表示,过去三年公司之所以能够保持人力的小幅正增长,主要得益于主管队伍的稳定。去年公司坚持基本法考核,主管的考核维持率达到90%以上。正是由于主管的稳定,才带来整个销售队伍的稳定。去年主管以上层级的月人均产能为4万多元,其中,业务经理的月均产能约3.45万元,高级经理7万元,总监16.5万元。即便在最艰难的时期,“职级越高、产能越高”这一原则也得以充分显现。去年公司正式及以上层级的月均收入同比增加了15%。
下一步,将持续推动队伍产能和收入的提升,让队伍活下来并且活得更好,这是我们的基本工作要求。去年代理人队伍的三个月累计综合活动率近55%,百万人力达到3680人,同比增长54%,队伍实现量质并举,这些指标的持续优化源于公司长期以来扎实的基础管理,以及在寿险经营方面坚持培养高素质人才,坚守战略定力。同时,公司的继续率水平也持续提升。截至3月27日,公司个险、银保13个月继续率达到195.4%,再创新高。
程永红表示,2023年,在队伍策略方面,公司将继续实施“山海计划2.0版本”,推动队伍量质齐升。在产品策略方面,公司将坚持创新和突破,在监管政策支持的前提下,不断开发匹配市场需求的产品。继续发力健康险市场,加强高价值年金险产品的开发力度,同时充分发挥医康养生态圈的助力。目前公司个险渠道新业务价值已实现小两位数正增长,期望全年能够给公司带来更好的回报。
银保渠道将成为新业务价值重要贡献渠道
年报显示,2022年,太平人寿银保渠道保费同比上升9.4%至491.51亿港元。其中银保新单保费同比增长29.7%,续年期缴保费由355.49亿港元增加至373.80亿港元,上升5.2%。
程永红表示,太平人寿自复业以来,始终高度重视银保渠道的发展,在起步阶段即以银保为突破口,之后又成为市场上最早推动银保期缴销售的公司,自2003年开始大规模推动银保期缴业务,2008年银保渠道期缴保费14亿,2019年达到54亿,而去年再创新高,首次站上了百亿平台。
据介绍,太平人寿银保渠道坚持“有价值的规模和有规模的价值”发展策略,新业务价值贡献占比持续提升,从2018年不到2%逐步提升至2022年的近9%。去年上半年,太平人寿银保渠道的新业务价值率优于2021年同期,下半年之所以未能在2021年同期快速上升的基础上取得较高增长,源于其主动应对市场变化并进行策略调整。由于去年下半年疫情反复,为了确保让队伍活下来,太平人寿在与合作银行达成共识后,对于银保渠道的新业务价值率作了一定调整,与去年上半年水平基本持平,同时加大保费规模的贡献。因此,银保在去年三季度达成全年任务目标后,额外给公司贡献了近20亿的期缴保费。
程永红表示,2023年,银保渠道依然是公司持续发展的重点渠道,一方面做好银保渠道的建设,与工、农、中、建等渠道加大合作力度,同时开发私行的高端客户,加强队伍培养,以此来赢得银行的认可。另一方面加大对银行和保单购买者的服务,用最好的状态来赢得合作伙伴的持续支持。未来银保渠道将保持新单保费占比30%以上,并将在持续为公司贡献保费规模的同时,成为新业务价值的重要贡献渠道。
标签: